逆行者中最美的英雄,是那一缕天真无邪的阳光——11名护士归来感言

2020-04-02

自除夕夜和大年初四先后出发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驰援武汉的第一、二批医疗队,他们分别经过了5753个日夜的与新冠病毒作战后,于322稳稳降落在白云国际机场,平平安安归来了。春暖花开,白衣战士凯旋,纵然撤离,但他们的名字早已深深镌刻在武汉人民心中:梁秀、李美平、梁朋、黎佩华、张梦弟、李冠湘、王思思、郑婉华、叶蕾、陈娟、胡桂花。

在疫情重灾区武汉汉口医院,经过50多个日与夜,不畏艰险,不畏辛劳地和病毒“抢”生命历程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梁秀:拥抱队友“不怕,我们在一起”

作为除夕夜首批出征的医疗队员,预备党员兼护理组长,关心协助队友,我责无旁贷。回想起,在武汉第一天上班时紧张的心情和相互鼓励的话语仿佛就在昨日,虽然离开了武汉,可我依然清晰记得那位可爱的医疗护理队员,在准备出发去上班时,因为太紧张,她突然从身后抱着我,流着泪,而我也稍作坚定地鼓励她:不怕,我们在一起!与队友一起麻利地为病友换下氧气瓶为病友脱下面罩、为病友静脉输液的那一瞬间,对视的双眸,犹如高山流水遇知音,我忘不了。这一幕幕,这一切成为了我人生浓墨重彩的一笔,那是我一生中不可多得的财富。阴霾渐渐散去了,武汉的樱花正烂漫!我们的祖国必将永远与日月同辉!

李美平:做好防护,坚持到底!

记得那时,在隔离舱,我对自己默念,要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也可以更有效地指导武汉病友如何克服人机对抗,顺应无创呼吸机同步呼吸。记得那时他们彷徨的眼神,因为出现人机对抗时而慌乱的双手,我觉得要拉他们一把,耐心地守在他们的床前,和他们解说如何配合呼吸机的“一呼一吸”。

作为一名党员及中山一院东院感染科出身的我,深知防护的重要性,每当出入隔离舱时,出于职业的习惯,我都会帮队友检查防护是否穿着到位,会叮嘱他们,同时也叮嘱自己。因为做好防护,才能坚持到底,共克时艰。武汉,武汉人民,我们撤离,正是你们向好的标志。

 梁朋:如果再选择一次,我还是义无反顾

前线战役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作为第一批队员,挺欣慰的——因为自己帮助了武汉新冠病毒肺炎的人民,减轻了武汉医务同行的压力。其实,相比而言我们并没有觉得自己做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但如果没去或者晚去了,可能就会演变成现在意大利和西班牙那样的状况,那是多么可怕。

这次战疫取得成效是大家共同的努力,没有哪个人是英雄,哪个不是,大家都是。如果再选择一次,我还是义无反顾,因为我是一名专业护士                                                   

黎佩华:搬起的那一个个氧筒,都是沉甸甸的爱

发挥呼吸与危重症护理专长,用弱小的身躯,搬运笨重的氧气筒,创造条件为患者实施高流量吸氧,救治危重症患者,是一名呼吸重症护理人必备的,也是作为共青团员必须践行的。武汉,这座曾经留下我们奋斗汗水的英雄城市,你要好好的,我们后会有期。愿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王思思:祝贺武汉,祝贺中国!

终于回来啦,可以放心大胆的喝水吃东西了,三餐也规律了。我能用自己的护理技能以及人文关怀为新冠病人提供优质护理,全心全意为饱受痛苦折磨的病人服务,减轻新冠带给武汉的痛苦,是我作为重症医学护理人的荣幸,是一名合格的预备党员炙热的初心。

 

郑婉华:怀念一起战斗的时光

虽然当时在病房忙碌,但是能与战友“出双入对”,放心把各自的后背交给战友,现在想起来,还是颇为怀念那段时光。你对病人的付出会得到病人的正面肯定,你跟病人之间是有互动的,你用心的去护理他,尽管你全部武装也能真实的感受温暖,看到病人从起初的害怕,变得对医生护士有信心,护患关系一天比一天和谐——记得14床的阿姨,出院时稀里哗啦地哭了她说在这里被我们照顾得太好了,不舍得我们,非常不忍出院。一边说一边哭,听的我差点也想哭了,也许我们是相互依赖。此时无声胜有声。

                                                    

陈娟:心之所向,所向披靡

终于兑现了自己对家人的诺言,也按自己的意愿去实践自己的诺言。无悔青春走一遭,抗战时光历历在目,脑海里浮现的是上下班公交车上的各种解压笑话和段子,怀念与病魔抗争的武汉人民,他们那一双双渴望求生的眼神,那一段段频率加快而急促的呼吸,那一句句源自肺腑的感谢,都是我今生珍贵的宝藏。仍记得,在大抢救中,上下两条止血带创新性并用,成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让大家对年龄最小的我产生敬佩,而我只不过践行了中山一院秉持敬业、图强的院训理念,正是这信念支撑着我们一步步向前走,直至取得今天的成绩。如今,我心安理得回到了广州的家。

 

李冠湘:主动请缨,守护生命

在前方护理工作中,“夯基础、重技术”,把重症技术发挥至极致,体现重症护理的价值。我做到了,做到了作为一位重症护理人应尽的责任。无悔来到武汉,我深知重症患者的痛苦,深知他们的彷徨,无助的煎熬,所以哪怕一次简单的握手,一次药丸的派送,一次不曾露脸的微笑,都足以给他们无限坚持下去的动力。

我默默地来了,也悄悄地走了。再见了,英雄城市,武汉,他日有缘再见!

 

张梦弟:家乡有难,必将奋力驰援

得知家乡受难,我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家”请战,作为医疗队护理组组长,主动地承担起病区重症患者抢救与培训工作,顺利地带领战友们完成了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的战“疫”。临行前,主任曾督促我:你的任务就是要把队员平平安安地带回广州。现在我可以自豪地说:我做到了。这是作为一名积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预备党员的初心,我将不忘使命,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且,通过这次战役的磨炼,我们成为一支必胜的“90”后年轻护理团队。祝愿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祖国繁荣昌盛。

胡桂花: 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

疫情得到了控制,终于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觉得自己的付出体现了护理的价值。作为重症科的一名护士,我擅长无创呼吸机及高流量供氧、血气分析等重症护理技术,为进一步支持治疗新冠肺炎患者赢得宝贵的时间,为判断病情提供准确依据,再辛苦也要坚持,这是我们作为护理人救死扶伤的天职。武汉,我回家了,看你开满樱花的样子,多么开心。

 叶蕾:用专业守护病人的生命安全

在呼吸科的5年磨炼,能够让我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战斗过程中熟练地操作吸氧,吸痰,雾化吸入及呼吸机使用等护理技术,及时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挽救生命,是一名护士同时也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的初心。

阴霾散去,迎来阳光,我们还能共赴一场热干面之约,用脚步去丈量这一块我挥洒过汗水的城市!武汉,我回家了! 

家是纽带,国是千万家,舍小家成大家。自古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源远流长,传承似乎成了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基因密码。没有一位不是英雄,无论是穿行于街头巷尾的外卖小哥,还是执勤交通关卡的人民警察,无论是千里奔赴战场的军人,还是四面八方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还是坚守自己岗位的......均可以称之为“英雄”!

逆行者中最美的英雄,他们就是那一缕天真无邪的阳光,透过生与死的缝隙,照亮逆行的夜空。


整理:欧阳波、张红霞

指导:陈利芬成守珍